新闻资讯

全职美工 光明时评:构筑“数件”与硬件、软件等效意识

发布日期:2024-10-09 06:03    点击次数:55

全职美工 光明时评:构筑“数件”与硬件、软件等效意识

作者:方毅全职美工

在信息化和数字化进程中,项目往往更为重视硬件的作用,而轻视软件的重要性,甚至忽视数据的价值度,同时也存在更重视建设、轻视运营的问题。当前大多数字化项目都以项目制的形式产生,定制化程度高,甲方投入金额大,但总是收获非成熟产品,推倒重来现象严重;乙方虽然能拿到订单,但高度定制化的需求导致高昂成本的付出,难以迅速复制形成利润。在实际的信息建设和操作过程中,乙方只好将软件硬件化,把利润放在硬件里,导致形成 “畸形”的供需关系。

兼职美工网站

其实,在数字化项目的实战过程中全职美工,“数据”已经起到非常明显的主体效果,其价值正逐渐被认同,但价格仍然没有得到等效对待。为了改变这个观念,我们建议引入一些新的“词汇”。对应硬件(Hardware)、软件(Software),我们把“数据”称之为“数件”(Dataware)。这并非咬文嚼字,而是希望通过概念的改变,影响人们对“数据”这一第五生产要素的认知,让“数件”等效于硬件、软件,在具体实操和应用层面真正发挥出撬动性作用。

首先,应统筹算力、算法、算料一体化应用,赋能产业升级发展。

数据是新型生产要素,在人工智能时代,更是驱动AI大模型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关键要素。算力、算法、数据构成了人工智能发展的三驾马车。算力是推动算法运行和数据处理的基础设施;算法是是推动科技与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;而他们的发展都离不开“数据”的加持,这里的“数据”就是“算料”,是更便于理解的推动数据产业发展的核心燃料。统筹算力、算法、算料一体化应用,能更好地赋能于加快人工智能、智慧交通、金融科技、医疗能源等各行业的应用,也能进一步释放数据资源价值,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。

第二全职美工,应树立硬件、软件、数件等效意识,提升数据价值认同。

在政府采购项目中,常见的主要有硬件、软件和数据服务。数字是有数据的字,数据是有根据的“数”;“据”更多是作为“票据”“存证”等依据,定义偏向客体、作用偏向为主体做记录,自身价值及价格往往不被显性认同。如果理解为“数件”(Dataware),对应算力、算法、算料,那么就更容易与硬件、软件一起构筑起当前数智化服务的几大主要模块。我们期待的就是可以用“数件”等效替代大量重资产硬件的投入,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治理、产业升级。

杭州做的智慧交通场景“数智绿波”,就是典型的用“数件”替代了重资产模式的案例,实现了高效、轻量化的交通治理。原先,一个路口硬件改造需要数十万元的投入,全市范围内就需要几个亿的资金,同时每年还要花几千万的高昂费用进行维修。现在,建模渲染杭州交警与企业共建“数智绿波”系统,不依赖传感器等重资产建设,而是用“数件”的方式,通过海量、鲜活、多源的交通感知数据,以极低成本实现了从“治堵”到“致畅”的治理转变。杭州已成为全国首个“全域绿波”城市,在全国50个主要城市的交通拥堵指数排名中从第33位下降到第44位。在这个实践过程中,无形的数据资产发挥了巨大的成效。

近些年有一个趋势:相关咨询机构在进行企业资产评估时,往往列入大量硬件,后来开始逐步接纳软件,通过研发费用的资产化形成特定资产。随着2024年成为数据资产入表的“元年”,数据资源受到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重视,首批开展数据资产入表的上市企业备受行业关注。当前,是时候将“数件”与“硬件、软件”并提,进一步推动数据资产化;也是时候改变政府、企业对外采购过程中“重硬件、轻软件、忽视数件,重建设、轻运营、忽视闭环”的传统了。期待未来政府信息化项目能够引入只列示“数件”或“硬件、软件、数件”单独列示的方式,给予“数件”合理的定价,真正实现数据要素价值化的普遍认同。

第三,应从项目制走向产品化、服务化,避免重复造轮子。

优化采购模式,增强数据价值意识是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重要一环,其根本目的还是在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,推动数实融合发展。在政府数字化项目过程中,许多企业发现政府数字化项目往往高度定制化,造成投入巨大、迭代困难、难以复制,即便拿到了政府订单,但也因“高定”服务导致投入成本大,收获利润少。从实践中总结,我们向行业呼吁,唯有找到数字化的“小切口”,在垂直场景里做出可复制的标准化模块,从项目制走向产品化、走向服务化,才能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双赢,让“政府少花钱,企业多赚钱”。

服务化的典型表现,就是类似SaaS(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运营服务),让用户通过互联网连接来使用基于云的服务。这里,我们用Cloud “X”as a Service,X可以是灵活多样、可拓展的,包括人工智能(Artificial Intelligence)、商业智能(Business Intelligence)、云计算(Computing)和数件(Dataware)等在线服务。这些创新要素的融合,能为数字化服务的发展加速打造新动能。期待相关职能部门能进一步推动政务服务改革试点工作,促进数字企业间合作共建,避免重复造轮子,着力推动服务化高质量发展。

(作者系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会委员、浙江省工商联数字经济委员会主任)全职美工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网站立场。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,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。联系方式:451255985@qq.com,进行删除。